
乐观是指对事物的整体期望偏向正面,譬如相信好事总会发生,或相信将来会变好等。一项由美国哈佛大学T.H.Chan公共卫生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表明,维持乐观能够帮助人长寿。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该研究基于两个时尚病学研究队列:来自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的近7万名平均年龄为70岁的女人,并进行了从2004年到2014年的随访;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所老龄化研究的1429名平均年龄为62岁的男士,并进行了从1986年到2016年的30年随访。两组参与者通过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无论男女,乐观程度更高的人更大概活到85岁或以上(长寿一般被概念为85岁以上)。除此之外,最乐观的那部分男士活到85岁以上的可能性增加了70%,女人则增加了50%。
研究报告还指出,过去的研究表明乐观的人不太可能患慢性病而过早死亡。而这项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与研究统计的分数最低组相比,分数最高组,也就是最乐观的一组男士平均寿命延长了11%,女人延长了15%。这可能是延长老年人寿命的要紧社会心理学资源。
哈佛大学T.H.Chan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和行为科学教授劳拉·库布青斯基(Laura Kubzansky)博士,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表示:“现在尚不了解乐观怎么样帮助大家获得更长的寿命。对于为何乐观这样要紧是什么原因还有待研究,但乐观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正变得愈加明显。”
乐观对健康有哪些好处原来这么多!
一般,较乐观的志愿者倾向于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好的运动习惯,不太会患慢性病,也不太常饮酒或抽烟。换言之,乐观的人一般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法,并且能更好地调节情绪和行为,从过大的重压和困难中恢复过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希尔顿·科恩讲解说,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点,这种稳定的性格特点能够帮助提升机体免疫力。当一个想法出现后,身领会随之发生一连串的生化反应,积极的态度会提升一氧化氮的水平,让神经递质得到平衡,从而帮助免疫力得到调整。
具体来讲,乐观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哪些好处:
1、能够帮助心脏健康
2012年,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茱莉亚·博姆教授在《心理学通报》上发表文章称:与那些情绪悲观的人相比,情绪乐观的人初次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减少了一半,因此积极乐观的情绪能起到保护心脏有哪些用途。
研究者建议处于困境的大家应当扬起笑脸,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渡过难关,减少自己患上冠心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2、困难患上痴呆
美国密歇根大学曾在4600多名65岁以上年长者中,进行了4年的乐观与认知健康之间联系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假如老年人对将来很乐观,一直维持乐观的心态,那样老年人日后失忆、进步成老年痴呆的风险也会减少。
怎么样让老人变得乐观呢?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办法:通过纸笔训练,让老年人写下最好的自己,这种办法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乐观程度。
3、乐观者的睡眠水平更佳
一项由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所做的调查,针对超越3500名年龄在32岁至51岁之间的成年人,得出了如此一个结论:相比悲观者,乐观者一般睡得更久,且拥有更好的睡眠水平。
任何事积极面对,乐观并不难
事实上,成为乐观主义者并没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哲学家们觉得,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代表了人类两种不一样的意志特质,即大家在做出决策时表现出不一样的决策倾向。乐观主义者一直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应付和减轻负面价值对我们的不好的影响,并让正面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因此,乐观主义者只关注事物的正面价值,而不关注事物的负面价值,并将最大正面价值作为他们行动策略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的优势,困难看到事物的缺点,而悲观主义者则相反。
显然,乐观者更容易积极应付困难,并一般会发挥源于己最好状况或最积极的一面来应付困难,他们最后解决问题的成效总是会比颓废的悲观者要好得多。因此,只须大家维持积极应付困难的心态,并用最好状况去解决问题,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那样大家就能变得乐观。
试一试这三种办法来调节乐观心态
日常总会有不少不顺心的事情发生,譬如被仰慕的对象拒绝、伙伴间的误会或者家人说出过激的话语,这类都会干扰大家的心情。因此,大家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调节我们的心态。
1、白纸疗法:写下你的悲伤和乐观
在一张A4大小的白纸上,画一条竖线将它分成左右两栏。左栏写上乐观,右栏写上悲观。天天空闲的时候,把心中的乐观和悲观的感受如实写下来。等全部写完后,把悲观的部分一个个划掉,同时将悲观的感受从心中赶出去。然后看着乐观的部分,大声念几次,如此你的心态就会像这张表一样,充满着乐观的感受。
2、心态替代法:立刻换掉不好的心态
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立刻替换成“不,我还有期望”;当你想说“我不可以原谅他”的时候,立刻替换成“原谅他吧,我也有错”等。如此一替代,你就会放松,思路也会打开。平常要培养这种心态积极替代的习惯,常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太好了”。
3、换框疗法:不好的信念也可以改变
日常常常有人抱怨每件事不如意,其中是什么原因一些局限性的信念致使的。假如想改变,就需要改变信念,即要改变“思想框架”,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换框疗法。
譬如工作中出现错误,心情沮丧,遭到领导批评,心情会愈加糟糕,然后得出结论“由于领导批评了我,所以我非常不高兴”,下面就会产生以上描述的感觉。
其实,这个时候可以试着把句子改成:“领导批评我,所以我工作愈加积极,由于……”然后反复考虑怎么样将句子写完整,比如(1)我想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制;(2)我想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3)我想学到更多的技能;(4)我想满足他的需要;(5)我想让他看到我们的能力……试着挑选出一条你感觉最好的,然后反复念数遍整句话。
事情的意义不少都取决于大家的主观思想。只须大家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到正面意义,就能使自己有所改变。烦恼降低,快乐增加!